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学作品 >
发布时间:2023-09-22 13:25

赠驭说高秀英

短短罗袿淡淡妆,拂开红袖便当场。掩翻歌扇珠 成串,吹落谈霏玉有香。

由汉魏,到隋唐,谁教 若辈管兴亡。百年总是逢场戏,拍板门锤未易当。

词为赠说书女艺人高秀英而作。 驭说,即说书。词人用简洁传神之笔 描绘了艺人的妆扮、神态、技艺,使 一位元代说书艺术家的形象栩栩如 生,呼之欲出,令人叫绝。

“短短罗袿淡淡妆,拂开红袖便 当场”,词一开头就勾勒出一位装束 淡雅,神情沉着,举止干练的女艺人 形象。“罗袿”即罗衣。“当场”, 开场,宋元说话术语。明代杨维祯说 他在元末曾见到一位讲史女艺人朱桂 英“淡装素服,貌娴雅” (《送朱女 士桂英演史序》) ,其服妆与高秀英 颇相似。可知讲史艺人受历史文化熏 陶,已非尘俗浮艳之辈。“掩翻歌扇 珠成串,吹落谈霏玉有香”,描绘艺 人精湛的说唱技艺。“珠成串”形容 “歌喉清和圆转,累累如贯珠” (元胡 祗遹《黄氏诗卷序》)。白居易《寄 明州于驸马使君》诗有“何郎小妓 歌喉好,严老呼为一串珠”句。“谈 霏”句形容言谈锋利隽美如玉屑飞 散。《晋书·胡毋辅之传》有“吐佳 言如锯木屑,霏霏不绝”之说。由此二 句,可知元人讲史唱说兼施,且技艺 娴熟高超,唱时如贯珠走盘,说时如 玉屑飞落,香生满室,听客有幸,获 美非浅。

上片描绘说书人登场献艺实况, 下片写词人听书有感。“由汉魏、到 隋唐”,点明高秀英是讲史艺人,讲 唱内容是汉、魏、隋、唐历史故事。 “谁教若辈管兴亡”,可知艺人不仅 客观讲述,发明古人言行功业,喜怒 哀乐,且能洞达事物,总结兴亡教 训,给听众深刻的启示。若辈,此指 说书艺人。结拍两句“百年总是逢场 戏,拍板门锤未易当”,词人议论感 喟,语含禅机,耐人寻味。“逢场 戏”本为佛家语,《传灯录》记邓隐 峰语云: “竿木院身,逢场作戏。” 用江湖艺人随所行业、搭台演出,指 悟道在心,不拘时地,后引申为随事 应景。“拍板”,乐器,木制成,用 以击节按拍,调节音律。“门锤”, 锤同槌。苏轼《南歌子》词云“借君 拍板与门槌”。据傅干注,门槌指傅 大士赴梁武帝召时叩门的铁槌。傅大 士为有道行和尚。讲史,从形式看正 是逢场演唱百年事。但词人语意双 关,谓百年春秋不过弹指一挥间,兴 亡血泪已成拍板门槌艺人口头唱词, 暗寓历史象舞台,人生如演戏的感 慨。这两句借题发挥,弦外有音,抒 发了元初文人对历史、人生的思考。

这首词写说书技艺,从题材上讲 是元词中绝无仅有的一首,弥足珍 贵。说书是民间技艺,向不登大雅之 堂,不传正史官册。此词为我们了解 元代艺人的动人光彩和高超说话技 艺,提供了生动的历史资料。

况周颐《蕙风词话》云“此词清 浑超逸,近两宋风格”。现在来读, 只觉浓郁的时代气息和清新的生活气 息扑面而来,醇馥醉人。全词明快、 自然、清新、浑脱,可称元代词苑佳 作。

相关阅读